拼音yě yù
注音一ㄝˇ ㄩˋ
⒈ ?一種野生的芋。
⒈ ?一種野生的芋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九七五引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:“野芋食之煞人,家芋種之三年不收,后旅生,亦不可食。”
《太平御覽》卷九七五引 北魏 崔鴻 《十六國(guó)春秋·蜀錄》:“李雄 尅 成都,眾甚飢餒,乃將民就穀于 郪,掘野芋而食之。”
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菜二·芋》﹝附錄﹞:“弘景(陶弘景 )曰:‘野芋形葉與芋相似,芋種三年不採(cǎi)成梠芋,并能 人。誤食之煩悶垂 者,惟以土漿及糞汁、大豆汁飲之,則活矣。’ 陳藏器 曰:‘野芋生溪澗側(cè),非人所種者,根、葉相似。又有天荷,亦相似而大。’”
⒈ ?植物名。天南星科野芋屬,多年生草本。原產(chǎn)于美洲或南非。葉呈心臟形,長(zhǎng)葉柄,夏初開白色花,排列成肉穗花序,花外圍有葉變形而成的佛燄包,呈白色喇叭狀。具觀賞價(jià)值。
德語(yǔ)Colocasia antiquorum
1.車行一路都是山,滿山是寬大的野芋葉,綠得叫人喘不過氣來(lái).山色越來(lái)越矜持,秋色越來(lái)越透明.車往上升,太陽(yáng)往下掉,金碧的夕暉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顧卻,不知道該留下來(lái)依屬山,還是追上去殉落日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