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則

詞語解釋
一則[ yī zé ]
⒈ ?猶言一方面。多用于并列敘述兩件事時。與“二則”、“三則”等連用,列舉原因或理由。表數量。一項,一條。如:新聞一則;啟事一則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言一方面。多用于并列敘述兩件事時。
引《論語·里仁》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,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”
漢 王充 《論衡·量知》:“一則不能見是非,一則畏罰不敢直言。”
毛澤東 《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》第四章:“保持較大一部分兵力于適當的機動地區,不要絕對地分散,一則便于應付可能的事變,一則使分散執行的任務有一個重心。”
⒉ ?與“二則”、“三則”等連用,列舉原因或理由。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十六:“《大學》誠意,看來有三樣:一則內全無好善惡惡之實,而專事掩覆於外者,此不誠之尤也。”
《西游記》第一回:“﹝神仙﹞教我遇煩惱時,即把這詞兒念念,一則散心,二則解困。”
巴金 《霧》六:“一則因為這件事很重要,二則他害怕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,所以他說話時不免現出激動的樣子。”
⒊ ?表數量。一項,一條。
例如:新聞一則;啟事一則。
國語辭典
一則[ yī zé ]
⒈ ?一條、一項。
例如:「一則新聞」、「一則廣告」。
⒉ ?分條敘說數事時,用以表示第一條或并列的二條。
引《論語·里仁》: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
《紅樓夢·第二十七回》:「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,一則寶玉不便,二則黛玉嫌疑。」
例如:「便利超商有很多個好處:一則民生小用品齊全,二則價格合理公道,三則設置密度大,購買方便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一則"的意思解釋、一則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還有一次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,南京一時很久未出門的老夫婦興致勃勃來到市區,準備好好看看家鄉這幾年來的變化,怎料因行動緩慢被走在身后的一位年輕市民拳腳踢和辱罵,氣得老大悲憤欲絕,以頭撞墻,在老伴的勸阻下,才顫抖著離開了這傷心之地。
2.一個人妨礙別人,不一定是因為本性壞,往往是因為頭腦不清,不知利害輕重。所以你在這些方面沒有認清一個人的時候,切忌隨口吐露心腹。一則太不考慮和你說話的對象,二則太不考慮事情所牽涉的另外一個人。傅雷
3.當看柳玄降世迷離陸,馭玄龍,持神劍,掛迷離,化冥神,破蒼天,斷命之枷鎖, 命之不幸,縱橫大千世界,成一番偉業,造一則神話,傳萬世流芳。
4., 一則來自白宮,是個知名人士,另一個則來自一個服刑犯人,他們談論的是同一件事:分蘋果的母親。
5.與《鍘美案》堪稱姊妹篇的另一則愛富嫌貧的古代故事是《馬前潑水》,劇中的那個崔氏雖年過半百,硬是逼著丈夫寫下了休書。
6.老陳登了一則征婚啟示,最后一句寫“欲尋一位知心女士和我風雨同舟,“,次日,收到信息“請問你說的“舟“是小木船還是豪華游輪?“。
7.但一想到這只鳥是只幼鳥,它媽媽找不到小鳥一定很著急,小鳥也一定很想見著它的媽媽。一想到這,我就愁眉苦臉的。弄得我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啊!
8.二百十八、韋榮景近日,一則“廣西某中學副校長對學生‘暴力剪發’”的新聞引發輿論高度關注。
9.今愚仁叔三戰三北,現在被逼枉 城內,聞老仁侄兵多將廣,速于興兵前來,一則報老仁侄不共戴天之仇,二則救愚仁叔旦夕必斃之命,豈非兩全。
10.靈巧的鸚鵡說出了一則繞口令,引得觀眾驚嘆不已。
相關詞語
- yī bù一部
- yī wù一物
- yī yè一夜
-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
- yī dù一度
- yī tóu一頭
- yī tiān一天
-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
-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
- yī piàn一片
- yī lù rén一路人
- yī qiè一切
- lǐ zé理則
- yī fēn一分
- yī huì er一會兒
- yī jū一匊
-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
- yī kè一刻
- yī lù一路
-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
- yī shǒu一手
-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
- yī sè一色
-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
- yī kuài一塊
- yī chū一出
- yī dǎ一打
-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
- yī dī一滴
-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凈
- shǎng yī quàn bǎi賞一勸百
- yī jū一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