邏娑

詞語(yǔ)解釋
邏娑[ luó suō ]
⒈ ?亦作“邏逤”。亦作“邏莎”。亦作“邏挲”。
⒉ ?地名。即邏些,唐時(shí)吐蕃的都城。今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。
⒊ ?借指一種用邏娑檀制的精美的琵琶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邏逤”。亦作“邏莎”。亦作“邏挲”。
⒉ ?地名。即 邏些,唐 時(shí) 吐蕃 的都城。今 西藏自治區(qū) 拉薩市。
引《敦煌變文集·佛說(shuō)阿彌陀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四》:“北狄雄軍早廻戈, 邏莎 城頭烽火靜。”
《舊唐書(shū)·薛仁貴傳》:“咸亨 元年, 吐蕃 入寇,又以 仁貴 為 邏娑道 行軍大總管。”
唐 李頎 《聽(tīng)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(yǔ)弄房給事》詩(shī):“烏孫 部落家鄉(xiāng)遠(yuǎn), 邏娑 沙塵哀怨生。”
唐 周繇 《送入蕃使》詩(shī):“滹沱河 東軍迴探, 邏逤城 孤雁著行。”
宋 王禹偁 《歸馬華山賦》:“芙蓉峰 畔,爭(zhēng)翻歷塊之蹤; 邏逤城 邊,詎見(jiàn)防秋之事。”
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樂(lè)些城》:“樂(lè)些,即 杜 詩(shī)所謂‘和親 邏挲城 ’是也。”
⒊ ?借指一種用邏娑檀制的精美的琵琶。
引唐 劉景復(fù) 《夢(mèng)為吳泰伯作勝兒歌》:“繁弦已停雜吹歇, 勝兒 調(diào)弄邏娑撥。”
元 吳萊 《客夜聞琵琶彈白翎鵲》詩(shī):“大雅清商久寂寥,鵾雞邏娑多弦索。”
元 楊維楨 《鼙婆引》:“梅 卿上馬彈鼙婆,鵾絃掁掁金邏逤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邏娑[ luó suō ]
⒈ ?地名。唐朝時(shí)吐蕃的都城,即今西藏的拉薩。也作「邏些」、「邏逤」。
分字解釋
※ "邏娑"的意思解釋、邏娑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(yǔ)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詞語(yǔ)
- luó xiē邏些
- zhē luó遮邏
- sōu luó搜邏
- biàn zhèng luó jí辯證邏輯
- xún luó尋邏
- luó rě邏惹
- pì luó辟邏
- luó hòu邏候
- jiē luó街邏
- fáng luó防邏
- luó shì邏士
- shǒu luó守邏
- luó jí máo dùn邏輯矛盾
- chì luó斥邏
- luó jí xué邏輯學(xué)
- suō pó娑婆
- luó jí邏輯
- shuí luó誰(shuí)邏
- kǒu luó dù zǎn口邏肚攢
- fēng luó烽邏
- luó suò邏逤
- róng luó戎邏
- chān luó覘邏
- jiā lí tuó suō迦梨陀娑
- bī luó逼邏
- luó chǎng邏廠
- tuò luó拓邏
- pó suō婆娑
- luó shì邏事
- hòu luó候邏
- hù luó護(hù)邏
- xíng shì luó jí形式邏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