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歷

詞語解釋
閱歷[ yuè lì ]
⒈ ?指過去所經歷的事跡。
例閱歷三旬,賊以飛梯,鵝車,木驢等四面齊攻,城欲陷者數。——《舊唐書·吐蕃傳》
英experience;
⒉ ?;或歷任的職務。
例閱歷淺。
引證解釋
⒈ ?經歷。
引《舊唐書·吐蕃傳下》:“﹝ 吐蕃 軍﹞十五萬眾,圍我 鹽州 數重……閲歷三旬,賦以飛梯、鵝車、木驢等四面齊攻,城欲陷者數四。”
⒉ ?親身見過、聽過或做過。
引元 方回 《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》之一:“苦辛厭奔馳,憂患飽閲歷。”
清 薛福成 《登泰山記》:“侯相以陰雨竟夕,未觀日出,笑曰:‘君等識之,天下事未閲歷者不可以臆測,稍艱難者不可以中阻也。’”
馮雪峰 《蛙和蚯蚓和大地》:“他們經過了平原,許多河流,鄉村和城市,看見過各種不同的地形和建筑,聽見過各種不同的言語和最好的音樂,閱歷得更多。”
⒊ ?由經歷得來的知識或經驗。
引清 申涵光 《春過》詩:“性好遨游貪懶出,身多閲歷晚知非。”
田漢 《<電影戲劇表演術>序》:“正因為到了四十之年,學問和閱歷都達了相當成熟之度。”
孫犁 《秀露集·文學和生活的路》:“生活的閱歷和積累,不是專憑主觀愿望可以有的。”
⒋ ?猶履歷。
引明 張居正 《明制體以重王言疏》:“蓋以恩例概及,比之考績不同,故以賚被為榮,不必詳其閲歷,此制體也。”
⒌ ?逐一考察。
引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下》:“臣自履任至今,每細心閲歷各屬員,其庸碌無長、貪劣廢弛者,俱不足論,觀其頗有聲名,素稱才能之員,一一考其實跡。”
國語辭典
閱歷[ yuè lì ]
⒈ ?經歷、經驗。
引《老殘游記·第七回》:「先生閱歷最多,所謂險阻艱難備嘗之矣,民之情偽盡知之矣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三〇回》:「究竟老表弟在官場閱歷多年,說來的話總還好聽。」
近履歷 經歷 經驗
分字解釋
※ "閱歷"的意思解釋、閱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當我們開始鋪設職業之路時,同樣也需要科學地選擇和設定自己的目標順序,一方面注意尋找新的目標,另一方面不斷積累閱歷,逐步實現人生發展計劃。
2.給我一次艱難,讓我懂得戰勝;給我一次挫折,讓我飽嘗鍛煉;給我一次失利,讓我學會檢討;給我一次恥辱,讓我學會振奮;我謝謝每一次帶我走向成功的閱歷。
3.我們想要告訴所有在愛情當中,受過傷有過痛的人,只有一點是最重要的,就是過往的經歷,一定要讓你更愛自己,因為你越來越強大,越來越有一些閱歷,越來越豐富了。何炅
4., 人生有限,不可能事事經歷,也不需事事經歷,一個獲得知識、豐富閱歷的重要途徑便是讀書。書籍,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毫無保留地澆灌給自己,讓自己能夠馳騁古今,經天緯地。
5.還不至于沒人追求你吧……你還是那么媚,說不出是人生閱歷還是飽經憂患,在你容貌之間,增添著凄艷動人的情致……不由人不著迷……
6.必須保持一個新的出發點。如果你總是一次一次出發,就能不斷地戰勝所有的困惑。感覺是不會衰竭的,總會有不斷拍攝的欲望。隨著不斷成熟,瞬間的捕捉變得越來越容易,體驗越來越敏感,閱歷越來越迷人。
7.我喜歡浪漫高雅睿智,內心世界豐富,生活閱歷廣,博學多才,重情義,懂女人,能常給女人驚喜,有男人味道的感性的陽光男人…
8.蘇軾有相當的閱歷和涵養,當他遭受別人的輕視時,并沒有暴跳如雷、大發脾氣,而是很自然地按照著自己的計劃,該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去在意別人的態度。
9.少年讀書,如隙中窺月;中年讀書,如庭中望月;老年讀書,如臺上玩月。皆以閱歷之深淺,為所得之深淺耳。
10.用人理念:講文憑更講水平;講職稱更講稱職;講閱歷更講能力;講資力更講貢獻;講道德更講風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