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邦

詞語解釋
劉邦[ liú bāng ]
⒈ ?(前256—前195)字季。西漢(前206—23)王朝的建立者。字季。沛縣(今屬江蘇)人,故人亦稱沛公。劉邦排行第三,所以有時也叫他劉三。
英Liu Bang;
國語辭典
劉邦[ liú bāng ]
⒈ ?人名。(西元前247~前195)?字季,沛縣豐邑人,漢代開國之君,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。初為泗上亭長,秦末群雄并起,劉亦起于沛縣,故時人稱之為「沛公」。劉氏先項羽入關中,降秦王嬰,除秦苛法,與父老約法三章。項羽封劉為漢王。后劉邦定三秦,俟時機成熟,滅羽而有天下,國號漢,定都于長安。在位十二年崩。廟號高祖。
分字解釋
※ "劉邦"的意思解釋、劉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因為那通過那縷殘魂的意識了解到,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,真正自 的原因并非因為被劉邦逼得走投無路,更不是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不肯過江東。
2.劉邦被項羽彼得走投無路,只有破釜沉舟才有可能取勝!
3.劉邦被項羽彼得走投無路,只有破釜沉舟才有可能取勝!
4.二人寒暄幾句,當然免不了要問冰冰這回事了,劉邦也就照實說了,劉仲到也不迂腐,還囑咐劉邦要對冰冰好一些,早日開枝散葉,光大劉家門楣。
5.劉邦深知民心的重要性,于是興仁者之兵;他明白戰場變幻莫測,于是熟諳詭謀之用。
6.這是劉邦當皇帝后自抬身價的故弄玄虛,要是有那么多奇異之處,老劉也不會挖空心思地給他起外號,嫂子也不需費力淘神地為他刮鍋底。
7.劉邦被項羽彼得走投無路,只有破釜沉舟才有可能取勝!
8.這是劉邦當皇帝后自抬身價的故弄玄虛,要是有那么多奇異之處,老劉也不會挖空心思地給他起外號,嫂子也不需費力淘神地為他刮鍋底。
9.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,在于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,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。
10.西楚霸王項羽,成就了一番偉業后,就沾沾自喜。自認為功高天下。不聽亞父的勸告,三次放過 劉邦的機會,最后落得自刎烏江的悲劇。
相關詞語
- liú xié劉勰
- liú kè zhuāng劉克莊
- liú bàn nóng劉半農
- liú xiàng劉向
- liú jī劉基
- dōng bāng東邦
- xīng bāng興邦
- lòu bāng陋邦
- bāng xiàn邦憲
- yáng liú tǐ楊劉體
- yuǎn bāng遠邦
- gōng liú公劉
- chún chǐ zhī bāng唇齒之邦
- wàn bāng萬邦
- xiè liú謝劉
- liú shēng劉生
- bāng yù邦域
- lìng bāng令邦
- hé liú何劉
- chéng bāng城邦
- sān liú三劉
- yī liú依劉
- yǒu bāng有邦
- liú yōng劉墉
- bāng zhì邦治
- bāng wū邦誣
- lín bāng鄰邦
- liú xiàng劉項
- yī yán xīng bāng一言興邦
- měi guó lián bāng diào chá jú美國聯邦調查局
- míng bāng名邦
- wáng liú王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