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色危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態度嚴肅,語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同“正色直言”。
出處《宋史 杜衍等傳論》:“迪、曾正色危言,能使宦官近習,不敢窺覦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èng sè wēi yán
注音ㄓㄥˋ ㄙㄜˋ ㄨㄟ 一ㄢˊ
感情正色危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正色直言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臉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躍躍欲試(意思解釋)
- 拆東墻補西墻(意思解釋)
- 彌留之際(意思解釋)
- 母夜叉(意思解釋)
- 除惡務本(意思解釋)
- 進退維谷(意思解釋)
- 置之度外(意思解釋)
- 黯然神傷(意思解釋)
- 萬家燈火(意思解釋)
- 不言而喻(意思解釋)
- 顏骨柳筋(意思解釋)
- 舊愛宿恩(意思解釋)
※ 正色危言的意思解釋、正色危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道骨仙風 | 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神采。 |
邇安遠至 | 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離經辨志 | 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裾馬襟牛 |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牛”。 |
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著頭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漚沫槿艷 | 漚:水泡;槿:木槿。晶瑩的水泡,艷麗的槿花。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觸目皆是 | 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漫不經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斗轉星移 | 北斗轉換了方向;星辰移了位置。形容時間的流逝;歲月的變遷。斗:北斗星;星:星辰。 |
無窮無盡 |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牛頭不對馬嘴 |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