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戰兢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戰戰:恐懼得發抖的樣子;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。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謹慎的樣子。
出處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
例子那小孩戰戰兢兢地走著,唯恐摔倒。
基礎信息
拼音zhàn zhàn jīng jīng
注音ㄓㄢˋ ㄓㄢˋ ㄐ一ㄥ ㄐ一ㄥ
繁體戰戰兢兢
正音“兢”,不能讀作“kè”。
感情戰戰兢兢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補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兢”,不能寫作“競”、“竟”。
辨析戰戰兢兢與“誠惶誠恐”有別:戰戰兢兢側重于形容恐懼;描寫外在狀貌;“誠惶誠恐”側重于形容不安;描寫內在心理。
歇后語雞窩里的螞蚱
謎語薄冰上邁步
近義詞兢兢業業、如履薄冰
反義詞膽大妄為
英語with caution
俄語с трепетом(со стрáхом и трепетом)
日語びくびくする。慎重(しんちょう)に
德語mit Zittern und Zagen(sehr ǎngstlich)
法語plein de crainte(très prudent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解鈴還須系鈴人(意思解釋)
- 壯氣吞牛(意思解釋)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釋)
- 清清楚楚(意思解釋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揚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嘰嘰喳喳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※ 戰戰兢兢的意思解釋、戰戰兢兢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芒刺在背 | 芒刺:谷類殼上的細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。形容心中惶恐不安、坐臥不寧。 |
入吾彀中 | 彀:張滿弓弩;彀中:指箭能射及的范圍,比喻牢籠,圈套。進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內。比喻就范。 |
離世遁上 | 超脫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學貫中西 | 形容中文、外語都十分好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盤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樣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算無遺策 | 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 |
天之驕子 | 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目不轉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揚威耀武 |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生 有命 | 生 ;生存和 亡。迷信指人的生 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 也敢干下去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