責躬省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躬:自身。責問自身的所作所為,反省過錯。
出處《孔叢子·連叢子》:“是年夏,河南四縣,雨雹如棬杯,大者如斗, 禽畜雉兔,折樹木,秋苗盡,于是天子責躬省過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é gōng xǐng guò
注音ㄗㄜˊ ㄍㄨㄥ ㄒ一ㄥˇ ㄍㄨㄛˋ
繁體責躳省過
感情責躬省過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積不相能(意思解釋)
- 腦瓜骨(意思解釋)
- 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(意思解釋)
- 假公濟私(意思解釋)
- 居重馭輕(意思解釋)
- 奇才異能(意思解釋)
- 頭面人物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釋)
- 珠聯璧合(意思解釋)
- 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(意思解釋)
- 服氣吞露(意思解釋)
- 拆東墻補西墻(意思解釋)
※ 責躬省過的意思解釋、責躬省過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亂;使是非不清。 |
革風易俗 | 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經史子集 | 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不折不扣 | 折、扣:原為商業用語;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點不差。 |
望塵莫及 |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直搗黃龍 |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。搗:搗毀;黃龍:黃龍府;金人腹地。現泛指敵人腹地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 亡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五花八門 |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
出神入化 |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極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進入化境。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
見所不見 | 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
胡同 | 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絕境、絕路。 |
抗塵走俗 | 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 |
變化無方 | 方:方向,引申為準則。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,變化多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