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舉兩便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舉:做事。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5卷:“落得永遠快活,且又不擔干系,豈非一舉兩便!”
例子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35回:“又安眾民之心,倘河近成功,也除通國大患,真是一舉兩便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jǔ liǎng biàn
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ㄅ一ㄢˋ
繁體一舉兩便
感情一舉兩便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收獲大。
近義詞一舉兩得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吉星高照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遁世離俗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兵無常勢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※ 一舉兩便的意思解釋、一舉兩便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重整旗鼓 | 重:重戰;整:整頓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戰時用來發號令的旌旗和戰鼓;用以代表軍事力量。比喻失敗或受挫后;重新整頓組織力量;準備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 |
體恤入微 | 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假公濟私 | 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氣象萬千 | 氣象:景象;萬千:泛指極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 向前。 |
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轉彎磨角 | 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弊多利少 | 指弊端超過有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