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舟之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能吞舟的大魚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
出處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魚,碭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楊朱》:“吞舟之魚,不游枝流;鴻鵠高飛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記·酷吏列傳序》:“網漏于吞舟之魚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例子吾頓八纮之網以收之,即或漏吞舟之魚,而已暴腮斷鰭,頹然老矣。嚴復《論世變之亟》
基礎信息
拼音tūn zhōu zhī yú
注音ㄊㄨㄣ ㄓㄡ ㄓ ㄩˊ
繁體吞舟之魚
感情吞舟之魚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多用于比喻句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墨守成規(意思解釋)
- 學無止境(意思解釋)
- 經文緯武(意思解釋)
- 甕中之鱉(意思解釋)
- 色飛眉舞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以弱制強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※ 吞舟之魚的意思解釋、吞舟之魚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博通經籍 | 博:廣博:籍:書籍。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。形容人學識淵博。 |
食不充口 | 見“食不餬口”。 |
放牛歸馬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杯蛇幻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驚擾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|
失魂喪膽 | 形容極度恐慌。 |
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祖傳秘方 |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五花八門 |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倒懸之急 | 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
去住兩難 |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為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