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缊還婦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束缊請火”。
出處宋·秦觀《謝館職啟》:“束缊還婦,雖蒙假借之和;懲羹吹虀,尚慮譴訶之及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ù yūn hái fù
注音ㄕㄨˋ ㄩㄣ ㄏㄞˊ ㄈㄨˋ
繁體束緼還婦
感情束缊還婦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求人。
近義詞束缊舉火、束蘊乞火、束缊請火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難得糊涂(意思解釋)
- 直言賈禍(意思解釋)
- 橫眉冷對千夫指(意思解釋)
- 清清楚楚(意思解釋)
- 壓歲錢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※ 束缊還婦的意思解釋、束缊還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用心竭力 | 用盡心計和力量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屨及劍及 |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 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息兵罷戰 | 兵:打仗。停止或結束戰爭。 |
阿嬌金屋 | 阿嬌: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(館陶公主又稱“長公主”劉嫖)的女兒。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。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。 |
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