恕己及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恕:寬恕;物:指人。寬恕自己,推及別人。
出處唐·白居易《策林一·王澤流,人心感》:“夫恕己及物者無他,以心度心,以身觀身,推其所為以及天下者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ù jǐ jí wù
注音ㄕㄨˋ ㄐ一ˇ ㄐ一ˊ ㄨˋ
感情恕己及物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寬恕別人。
近義詞恕己及人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論黃數白(意思解釋)
- 香銷玉沉(意思解釋)
- 篤近舉遠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進銳退速(意思解釋)
- 發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釋)
- 去住兩難(意思解釋)
- 對牛彈琴(意思解釋)
- 來情去意(意思解釋)
- 神魂顛倒(意思解釋)
- 丹書鐵契(意思解釋)
- 春深似海(意思解釋)
- 大江東去(意思解釋)
- 躍然紙上(意思解釋)
- 不絕于耳(意思解釋)
※ 恕己及物的意思解釋、恕己及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止戈為武 |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戰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 |
一絲不茍 | 茍:茍且。絲毫也不馬虎。形容辦事極為認真。 |
有兩下子 | 比喻有點本領。 |
又紅又專 |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,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。 |
無時無刻 | 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民不畏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 。形容不怕 的氣慨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 路;自取滅亡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