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昃旰食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太陽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飯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出處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詰鮑》:“王者臨渾履尾,不足喻危,假寐待旦,日昃旰食,將何為懼禍及也?”
基礎信息
拼音rì zè gàn shí
注音ㄖˋ ㄗㄜˋ ㄍㄢˋ ㄕˊ
感情日昃旰食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指人勤奮。
近義詞日昃忘食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為民請命(意思解釋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言而無信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通今達古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※ 日昃旰食的意思解釋、日昃旰食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離經辨志 | 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 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德容言功 | 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