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心害理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忍:殘忍。心地殘忍,喪盡天良。
出處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彼忍心,是顧是復(fù)。”
例子此時若教拋撇祖父,一人獨去,即使女兒心如鐵石,亦不能忍心害理至此。(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回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rěn xīn hài lǐ
注音ㄖㄣˇ ㄒ一ㄣ ㄏㄞˋ ㄌ一ˇ
感情忍心害理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心腸狠。
近義詞傷天害理
英語be ruthless and devoid of human feeling(be so malicious as to violate justic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釋)
- 誅求無度(意思解釋)
- 膽寒發(fā)豎(意思解釋)
- 下臨無地(意思解釋)
- 學而不厭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有權(quán)有勢(意思解釋)
- 結(jié)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滿招損,謙受益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脫口而出(意思解釋)
- 橫拖倒扯(意思解釋)
- 服氣吞露(意思解釋)
- 神經(jīng)過敏(意思解釋)
※ 忍心害理的意思解釋、忍心害理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抱頭鼠竄 | 竄:逃跑;亂跑。抱著頭像老鼠一樣迅速逃跑。多用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狼狽逃跑的樣子。 |
疚心疾首 | 疚:久病,憂慮。因歉疚而內(nèi)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頭痛腦脹。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。 |
不過爾爾 | 爾爾:如此如此。不過如此而已。 |
風馳電掣 | 弛:快跑;掣:閃過。像風奔馳;像電閃過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閃而過。也作“風馳電赴”。 |
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(jié)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(diào)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(yī)術(shù)高明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著頭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(nèi)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舉善薦賢 | 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(shù)量。極微小的數(shù)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(dǎo)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(dǎo)人民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?nèi)ァ!?/td>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(guī)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(yīng)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(yǎng)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(fā)展的趨向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