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甲倒戈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丟棄鎧甲,放下兵器。表示戰敗。
出處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6回:“若是這個月破不的,只可依張子布之言,棄甲倒戈,北面而降之耳。”
例子清·薛福成《庸庵筆記·述異·徐庶成真》:“須臾,賊眾紛紛棄甲倒戈而北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ì jiǎ dǎo gē
注音ㄑ一ˋ ㄐ一ㄚˇ ㄉㄠˇ ㄍㄜ
繁體棄甲倒戈
感情棄甲倒戈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戰爭等。
近義詞棄甲負弩、丟盔棄甲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致遠恐泥(意思解釋)
- 藝高人膽大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和風細雨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※ 棄甲倒戈的意思解釋、棄甲倒戈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門當戶對 |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算無遺策 | 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夫唱婦隨 | 唱:原為“倡”;即倡議;提出某種意見。丈夫說什么;妻子也跟著說什么。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反面無情 | 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氣。形容遠大的志向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