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琶別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舊時指婦女棄夫改嫁。
出處唐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千呼萬喚始出來,猶抱琵琶半遮面。”
例子琵琶別抱,掉首無情,非惟不及此妾,乃并不及此狐。(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卷四)
基礎信息
拼音pí pá bié bào
注音ㄆ一ˊ ㄆㄚˊ ㄅ一ㄝˊ ㄅㄠˋ
繁體琵琶別抱
感情琵琶別抱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指婦女改嫁。
謎語婦女改嫁
近義詞琵琶別弄
英語turn the back on the lover and go with another one(a widow marrying a second tim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視同仁(意思解釋)
- 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(意思解釋)
- 意氣風發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白草黃云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壯心不已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- 云游天下(意思解釋)
- 丹書鐵契(意思解釋)
- 連篇累牘(意思解釋)
- 坐耗山空(意思解釋)
- 將相之器(意思解釋)
※ 琵琶別抱的意思解釋、琵琶別抱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皆大歡喜 | 皆:都。人人滿意;全都高興。 |
狐 首丘 | 首丘: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。傳說狐貍將 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鑒影度形 |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當仁不讓 |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窮鄉僻壤 |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今來古往 | 猶古往今來。 |
鋪天蓋地 | 鋪:把東西散開;蓋:籠罩;遮蔽。遮住天;蓋住地。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。來勢猛烈。也作“遮天蓋地”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繚亂,心神迷亂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 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