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里春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藏在心里不說出來的言論。
出處《晉書 褚裒傳》:“曰:‘季野有皮里春秋。’言其外無臧否,而內有所褒貶也。”
例子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8回:“眼前道路無經緯,皮里春秋空黑黃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pí lǐ chūn qiū
注音ㄆ一ˊ ㄌ一ˇ ㄔㄨㄣ ㄑ一ㄡ
繁體皮裏萅秌
感情皮里春秋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定語、狀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皮里陽秋
英語refrain from outspoken attack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身之處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定時炸彈(意思解釋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學而不厭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拔毛連茹(意思解釋)
- 比翼鳥(意思解釋)
- 綱舉目張(意思解釋)
- 桃花運(意思解釋)
- 丹書鐵契(意思解釋)
- 聞所不聞(意思解釋)
- 蹊田奪牛(意思解釋)
※ 皮里春秋的意思解釋、皮里春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倒懸之急 | 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
十八層地獄 | 層:重。地獄:佛教、基督教等指 后靈魂受苦的地方。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, 后進入十八層地獄,不得翻身。比喻悲慘的報應。 |
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進入圣賢境界。后來多指學術、技藝、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。 |
見所不見 | 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
一彈指頃 | 手指一彈的時間。比喻時間極短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