捫虱而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捫:摸。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談話。形容不拘細節,隨便談話。亦作“捫虱而談”、“捫虱傾談”。
出處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王猛傳》:“桓溫入關,猛被褐而詣之,一面談當世之事,捫虱而言,旁若無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én shī ér yán
注音ㄇㄣˊ ㄕ ㄦˊ 一ㄢˊ
繁體捫虱而言
感情捫虱而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談吐從容。
近義詞捫虱而談
英語crack lice and talk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縫衣淺帶(意思解釋)
- 一門心思(意思解釋)
- 致遠恐泥(意思解釋)
- 夸大其詞(意思解釋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※ 捫虱而言的意思解釋、捫虱而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及時應令 |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達到。自己的力量能達到。 |
學以致用 |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廣闊天地 |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鋪天蓋地 | 鋪:把東西散開;蓋:籠罩;遮蔽。遮住天;蓋住地。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。來勢猛烈。也作“遮天蓋地”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豁然開朗 | 豁然:開闊敞亮的樣子;開朗:地方開闊;光線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;心情十分舒暢。 |
驚心悼膽 | 悼:戰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
落荒而逃 | 離開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。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。 |
神魂顛倒 | 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顛三倒四;失去常態。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態。 |
大顯神通 | 神通:原為佛教用語;指無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。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。 |
行不副言 | 謂言行不一。 |
上樓去梯 | 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。也比喻誘人上當。 |
黑眉烏嘴 | 眉頭嘴臉都不干凈。形容淘氣、貪玩孩子的骯臟面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