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不親授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授:給予。古代認為男女之間不能親手相授受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董祀妻傳》:“妾聞男女之別,禮不親授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lǐ bù qīn shòu
注音ㄌ一ˇ ㄅㄨˋ ㄑ一ㄣ ㄕㄡˋ
繁體禮不親授
感情禮不親授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封建觀念。
近義詞男女授受不親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剛愎自用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天下為一(意思解釋)
- 書不釋手(意思解釋)
※ 禮不親授的意思解釋、禮不親授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時一刻 |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 ,要命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餓殍遍野 | 殍:人餓 后的 。餓 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 的悲慘景象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見所不見 | 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
來因去果 |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