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后無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怕以后沒有個憑證。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,常與“立次存照”連用。
出處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委是自行情愿,即非相逼。恐后無憑,立此文約為照。”
例子我們恐后無憑,還是簽訂正式的合同吧
基礎信息
拼音kǒng hòu wú píng
注音ㄎㄨㄥˇ ㄏㄡˋ ㄨˊ ㄆ一ㄥˊ
繁體恐后無凴
感情恐后無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用于文書,與“立此存照”連用。
近義詞空口無憑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整整齊齊(意思解釋)
- 不聲不響(意思解釋)
- 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(意思解釋)
- 迷而不反(意思解釋)
- 不正之風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牝雞司晨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發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※ 恐后無憑的意思解釋、恐后無憑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物美價廉 | 廉:便宜。東西價錢便宜,質量又好。 |
首身分離 | 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 |
南轅北轍 |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窮鄉僻壤 |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安步當車 | 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魚 網破 | 不是魚 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 我活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繚亂,心神迷亂。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口墜天花 | 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偶語棄市 | 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行 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 身之禍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霜露之悲 |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爭分奪秒 | 不放過一分一秒;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。也作“分秒必爭”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