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所不欲,勿加諸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欲:想要,希望;加:給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
出處戰(zhàn)國·魯·尸佼《尸子》上卷:“恕者,以身為度者也。己所不欲,勿加諸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ǐ suǒ bù yù,wù jiā zhū rén
注音ㄐ一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ㄩˋ,ㄨˋ ㄐ一ㄚ ㄓㄨ ㄖㄣˊ
感情己所不欲,勿加諸人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定語、賓語、分句;用于勸誡人。
近義詞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英語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十萬火急(意思解釋)
- 殘花敗柳(意思解釋)
- 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(意思解釋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爭分奪秒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 六將(意思解釋)
- 神經過敏(意思解釋)
-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(意思解釋)
- 去住兩難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- 聲色狗馬(意思解釋)
- 持之以恒(意思解釋)
※ 己所不欲,勿加諸人的意思解釋、己所不欲,勿加諸人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邦論道 | 指治理國家,談論治國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層 |
轍鮒之急 | 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想望豐采 | 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秣馬厲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(zhàn)斗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(fā)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?shù)墓ぷ髯黠L和領導作風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(jié)、習慣等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(qū)別。根據(jù)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(xiàn)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(guī)范;樂:教化的規(guī)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取之不盡 | 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(zhàn)斗;奮勇沖 向前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(fā)展的趨向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云游天下 |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