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賢用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進賢任能”。
出處《東觀漢記·明帝紀》:“進賢用能,各得其所。”
例子劉斯奮《白門柳·夕陽芳草》第12章:“不急圖改革,進賢用能,興利除弊,救災賑民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ìn xián yòng néng
注音ㄐ一ㄣˋ ㄒ一ㄢˊ ㄩㄥˋ ㄋㄥˊ
繁體進賢用能
感情進賢用能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選用人才。
近義詞進賢拔能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蠢蠢欲動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白草黃云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※ 進賢用能的意思解釋、進賢用能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挑三揀四 | 形容過分地挑剔。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。 |
不動聲色 | 動:變動;聲:說話的聲音;色:臉色。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。形容鎮靜、沉著。也作“聲色不動”、“不露聲色”。 |
徑情直遂 | 徑情:任意、隨心;遂:成功地滿足心愿。隨著自己的意愿;順利地達到目的;獲得成功。 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卑諂足恭 | 卑:低下;諂:巴結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 |
憂喜交集 |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焉:哪兒;附:依附。皮都沒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,就不能存在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源源不斷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不翼而飛 |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 |
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舞刀躍馬 | 揮舞刀槍,縱躍戰馬。比喻奮勇作戰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