蒹葭倚玉樹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。也用作借別人的光的客套話。
出處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魏蝗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元并坐,時人謂蒹葭倚玉樹。”
例子太太如此見愛,,妾非木石,那有不感激的哩?只是同太太并肩拍照,蒹葭倚玉樹,恐折薄福。(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十二回)
基礎信息
拼音jiān jiā yǐ yù shù
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 一ˇ ㄩˋ ㄕㄨˋ
繁體蒹葭倚玉樹
感情蒹葭倚玉樹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自謙。
近義詞蒹葭倚玉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功虧一簣(意思解釋)
- 積不相能(意思解釋)
- 焦頭爛額(意思解釋)
- 物美價廉(意思解釋)
- 落葉歸根(意思解釋)
- 噓寒問暖(意思解釋)
- 故家喬木(意思解釋)
- 嚴刑峻法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源源不斷(意思解釋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※ 蒹葭倚玉樹的意思解釋、蒹葭倚玉樹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| 一旦掌了權,就發號施令,指手畫腳。 |
一無所有 | 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不敢茍同 | 茍:茍且。不敢隨便地同事。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。 |
一視同仁 | 視:看待;仁:仁愛。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親疏。 |
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擊;自己就破滅了。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;就露出破綻;站不住腳了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生 有命 | 生 ;生存和 亡。迷信指人的生 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視 如歸 | 把 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