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勢貪財的成語故事

拼音ài shì tān cái
基本解釋愛慕權勢,貪圖錢財。
出處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6回:“誰知那張家父母如此愛勢貪財,卻養了一個知義多情的女兒,聞得父母退了前夫,他便一條麻繩悄悄的自縊了。”
愛勢貪財的典故
王熙鳳背著太太她們為守備與張家調停婚約之爭,張家父母見賈府派人來調停,自然愛勢貪財,就把以前的婚約退掉,沒想到他的女兒是個烈女,就自縊身亡。原婚約的男方守備之子聽說金哥自縊,也投河而盡,讓張李兩家人財兩空,鳳姐坐得3000兩銀子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愛勢貪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物阜民安 | 《后漢書·劉陶傳》:“夫欲民殷財阜,要在止役禁奪。” |
翻箱倒柜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籠,滿屋尋一個遍,那有些影兒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將功補過 | 《晉書 王敦傳》:“當令任不過分,役其所長,以功補過,要之將來。” |
時易世變 | 晉 魯褒《錢神論》:“當今之急,何用清談?時易世變,古今異俗。” |
語重心長 | 清 洛日生《海國英雄記 回唐》:“嘆別離苦況,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。” |
春冰虎尾 | 《尚書·君牙》:“心之憂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|
儉以養德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誡子書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。” |
不治之癥 | 魯迅《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》:“說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臟及心,已成不治之癥,即釋放亦不免于 云云。” |
繪聲繪影 | 清 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第五卷:“繪聲繪影,字字陰森,綠人毛發,真乃筆端有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