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貪使愚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ǐ tān shǐ yú
基本解釋使:用;貪:不知足;愚:笨。用人所短,為己服務。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,以發揮他的長處。
出處《新唐書·侯君集傳》:“軍法曰:‘使智使勇,使貪使愚,故智者樂立其功,勇者好行其志,貪者邀趨其利,愚者不計其 。’是以前圣使人,必收所長而棄所短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使貪使愚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使貪使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旁若無人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高漸離擊筑,荊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樂也,已而相泣,旁若無人者。” |
痛定思痛 | 唐 韓愈《與李翱書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當痛之時,不知何能自處也。” |
羅掘一空 | 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30回:“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沒奈何任他所為。”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。” |
陌路相逢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“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難言;欲言情,又無情可言。” |
惡衣惡食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 |
將功補過 | 《晉書 王敦傳》:“當令任不過分,役其所長,以功補過,要之將來。” |
言而無信 | 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 |
饑腸轆轆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西湖主》:“而枵腸轆轆,饑不可堪。” |
目不轉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睛,膝不移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