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為父隱的成語故事

拼音zǐ wéi fù yǐn
基本解釋兒子幫父親隱瞞惡跡。這是封建綱常禮教所提倡的。
出處《論語·子路》:“孔子曰:‘吾黨之直者異于是。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?!?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周秦》:“聞子為父隱,父為子隱,未聞父子之相坐也?!?/p>
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,在葉邑停留時,葉公府中的一只羊跑進孔子的住地,被弟子曾點燒了吃。曾點的兒子曾參把這事報告給孔子,孔子知道曾參處于忠孝兩難的地步,于是答應同葉公說,孔子感慨:“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”
子為父隱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子為父隱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名士風流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方術傳論》:“漢世之所謂名士者,其風流可知矣?!?/td> |
強取豪奪 |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下卷:“‘這叫強取豪奪。’謝慶元嘶聲地說?!?/td> |
齊頭并進 | 周恩來《在上??茖W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實事求是,循序前進,齊頭并進,迎頭趕上。” |
空穴來風 | 戰國 楚 宋玉《風賦》:“臣聞于師:‘枳句來巢,空穴來風?!?/td>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肝膽欲碎 | |
膽寒發豎 | 五代·王定?!短妻浴ず眉暗趷旱强啤罚骸袄钌偾溆衷徊倏諒?,冒白刃,聞者靡不膽寒發豎,永為子孫之戒。”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?!?/td> |
餓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》:“一個初侵女色,由如餓虎吞羊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