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崩瓦解的成語故事

拼音tǔ bēng wǎ jiě
基本解釋像土塊散開;瓦片破碎一樣。形容徹底崩潰;不可收拾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秦紀論》:“秦之積弱,天下土崩瓦解。”
土崩瓦解的典故
:商紂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,是一個暴虐無道的昏君。他貪戀酒色、荒淫無度,整日花天酒地,尋歡作樂,不理朝政。
他聽信讒言,重用奸臣,殘害忠良,戮 無辜,他強征暴斂,動用巨資,強迫百姓為自己修建宮苑,他慘無人道,制造種種酷刑,以觀看人受刑后的痛苦為樂。在他暗無天日的統(tǒng)治下,百姓無不怨聲載道,苦不堪言。
雖說商朝的疆土遼闊廣袤,左起東海,右至杳無人煙的沙漠,南從五嶺以南的交趾,北至遙遠的幽州,軍隊從容關(guān)一直駐扎到蒲水。士兵不下數(shù)萬,但打起仗來,因為兵士不愿意為紂王戰(zhàn) ,所以“倒矢而射”把兵器扔在一邊。商朝軍隊士氣如此低落,商朝的政權(quán)自然是岌岌可危了。
所以,當周武王左手擎著用黃金作裝飾的大戟,右手節(jié)用牦牛尾裝飾的白色旌旗、坐著戰(zhàn)車,勢不可擋地 來時,所到之處,無不披靡,訥紂王軍隊的潰敗,商紂王政權(quán)的垮臺,就如瓦片的碎裂,泥上倒塌,迅速而無法挽救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土崩瓦解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服牛乘馬 | 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服牛乘馬,引重致遠,以利天下。” |
付之一炬 | 唐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 |
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國家有困難,僧多粥少,為國分憂嘛。” |
易子而教 | |
刑期無刑 | 語出《書 大禹謨》:“刑期于無刑。” |
二八佳人 | 宋·蘇軾《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》詩:“二八佳人細馬馱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 |
大包大攬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,大包大攬地說:‘這個小姑娘,跟我投緣分。’” |
疙里疙瘩 | 清·郭小亭《濟公全傳》第五回:“滋著一臉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領(lǐng),腰系絲絳,疙里疙瘩,光著兩只腳,拖一雙破草鞋。” |
明爭暗斗 |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。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 人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