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喚奈何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ú huàn nài hé
基本解釋徒:徒然,白白地;奈何:怎么辦。白白叫喊,無可奈何。
出處冰心《往事》:“因為文字原是最著跡的,云霞卻是最靈幻的,最不著跡的,徒喚奈何!”
暫未找到成語徒喚奈何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徒喚奈何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過爾爾 | 清 沈復《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》:“其紅門局之梅花,姑姑廟之鐵樹,不過爾爾?!?/td> |
要面子 | 張潔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 要面子,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?!?/td>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防患于未然 | 《周易 既濟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?!稑犯娂?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?!?/td> |
刑期無刑 | 語出《書 大禹謨》:“刑期于無刑?!?/td> |
不攻自破 | 唐 顧德章《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》:“是有都立廟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?!?/td> |
觸目皆是 | 魯迅《華蓋集續編 一點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?!?/td> |
魚 網破 | 《杜鵑山》第五場:“他就是張網捕魚,我也拼他個魚 網破?!?/td> |
目不斜視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都是目不斜視,俯首而行?!?/td> |
國泰民安 | 宋 吳自牧《夢梁錄 山川神》:“每歲海潮太溢,沖激州城,春秋醮祭,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