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指大動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í zhǐ dà dòng
基本解釋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。
出處《左傳·宣公四年》:“楚人獻黿于鄭靈公,公子宋與子家將見,子公之食指動。”
食指大動的典故
春秋時期,楚國人送給鄭靈公幾只大甲魚,大夫子公聽到消息,對公子歸生說只要他食指大動就有美食可吃。公子歸生與子公一起去赴甲魚宴,鄭靈公十分反感他,就讓侍從故意不分給他甲魚。子公扔掉盤子,用食指蘸點湯嘗了嘗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食指大動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嘴里牙多 | 馬力《黑牡丹》:“算啦算啦!你嘴里牙多,我說不過你。” |
薪貴于桂 |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楚策三》:“楚國之食貴于玉,薪貴于桂,謁者難得無如鬼,王難見如天帝,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見帝。” |
上下其手 | 唐 周矩《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》:“微諷動以探其情,所推者必上下其手,希圣旨也。” |
說雨談云 | 元·湯式《賞花時·送友人觀光》套曲:“弄柳拈花手倦抬,說雨談云口倦開,須發已斑白,風流頓改。” |
壓歲錢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,散押歲錢、荷包、金銀錁,擺上合歡宴來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三長兩短 | 明 羅貫中《三遂平妖傳》:“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,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。” |
自命不凡 | 清 淮陰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:“婁縣沈童者,年甫冠,習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。” |
春冰虎尾 | 《尚書·君牙》:“心之憂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|
雞胸龜背 | 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形體》:“《說文》:‘奚,大腹也。’今人謂匈(胸)腹間大者為奚匈,呼如雞匈,遂有‘雞胸龜背’之語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