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人之危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èn rén zhī wēi
基本解釋利用別人危險的境況圖利。
出處蔣子龍《開拓者,開拓者》十六:“金城扭頭瞪他一眼:‘去你媽的!君子不趁人之危。’”
趁人之危的典故
東漢涼州刺史梁鴻的屬官蘇正和不畏強(qiáng)權(quán),依法查辦武威太守。梁鴻擔(dān)心會牽連朝廷高官,想 了蘇正和滅口,就找好友蓋勛商量對策。雖然蓋勛和蘇正和是 對頭,但他還是認(rèn)為不能趁別人危難時候去害別人,這是不仁的表現(xiàn)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趁人之危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動聲色 | 宋 歐陽修《相州晝錦堂記》:“垂紳正笏,不動聲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,可謂社稷之臣矣。” |
落落大方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69回:“杜雍卻不推辭,將通身換了,更覺落落大方。” |
金屋藏嬌 | 清 黃小配《廿載繁華夢》第23回:“當(dāng)時佘老五戀著雁翎,周庸祐也戀著雁翎,各有金屋藏嬌之意。” |
輪焉奐焉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美哉輪焉!美哉奐焉!”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語云,逢人只說三分話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
空費(fèi)詞說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三:“仆有一計,于兄甚便。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,未必能行,使仆空費(fèi)詞說耳!” |
穩(wěn)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(quán),事成,操右券以責(zé)。” |
衣錦還鄉(xiāng) | 《南史 劉之遴傳》:“武帝謂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會卿衣錦還鄉(xiāng),盡榮養(yǎng)之理。’” |
公才公望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