寥若晨星的成語故事

拼音liáo ruò chén xīng
基本解釋寥:稀少或疏少;若:像。稀疏得像早晨的星星一樣。形容非常稀少或罕見。
出處唐 韓愈《華山女》詩:“黃衣道士亦講說,座下寥落如明星。”
寥若晨星的典故
唐朝時期,宗教盛行,國子博士韓愈信奉儒家思想,堅決反對佛教和道教的流行,他寫《華山女》詩諷刺當時佛教與道教爭信徒的情形,華山縣的佛教信徒很多,道教信徒寥若晨星,女道士親自出馬布道,賣弄色相,吸引信徒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寥若晨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冠履倒置 | 清 趙翼《廿二史札記》第22卷:“明宗之于強藩已多所包容,不能制馭矣。至石晉尤甚,幾有冠履倒置之勢。” |
鷗鳥不下 |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黃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游,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漚鳥舞而不下也。” |
戒驕戒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。” |
浪費筆墨 | 老舍《多鼠齋雜談》:“他便也只會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,攻擊別人,且自鳴得意。” |
可想而知 | 宋 王楙《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》:“而郊以吟詩廢務,上官差官以攝其職,分其半祿,酸寒之狀,可想而知。”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
語不驚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》詩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 不休。” |
安眉帶眼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,直須要我開口說。” |
行不顧言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言不顧行,行不顧言,則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 |
民不畏 |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 ,奈何以 懼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