錐處囊中的成語故事

拼音zhuī chǔ náng zhōng
基本解釋囊:口袋。錐子放在口袋里,錐尖就會露出來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不會長久被埋沒,終能顯露頭角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。”
錐處囊中的典故
戰國時期,趙國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平原君前去與楚王談判,平原君見他平時沒有名氣,說:“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。”毛遂說他愿意得處囊中才能脫穎而出。平原君允許他去,結果終于說動楚國出兵抗秦救趙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錐處囊中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披肝瀝膽 | 唐 劉賁《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機,兆存亡之變者,臣清披肝瀝膽,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。” |
尾生之信 | 《莊子·盜跖》:“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 。”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 。” |
雪兆豐年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。”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
惜指失掌 | 《南史 阮佃夫傳》:“佃夫拂衣出戶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擦肩而過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2回:“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。” |
慷慨悲歌 | 晉 陶潛《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》:“慷慨獨悲歌,鐘期信為賢。” |
供不應求 | 《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》:“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,每天生產一至二噸,供不應求。” |
火燭銀花 |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詩之三:“火燭銀花觸目紅,揭天鼓吹鬧東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