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 留名的成語故事

拼音rén sǐ liú míng
基本解釋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績, 后可以傳名于后世。
出處宋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 王彥章傳》:“彥章武人,不知書,常為俚語謂人曰:‘豹 留皮,人 留名。’”
人 留名的典故
王彥章是五代時候的人,他年輕的時候跟隨梁太祖打仗,立下不少的戰績,太祖 后又為末帝鞏固了梁朝的江山,功勞不能說不大。可是當王彥章攻打后唐連續兩次失敗后,向來對他有反感的人趁機向末帝說王彥章的壞話,最后王彥章被罷免了兵權。不到半年,后梁江山不保,只好再度請出王彥章。
一次,王彥章被唐兵活捉了,后唐莊宗很賞識他,想讓他做將領,王彥章說:“哪有當將領的人,早上替這個國家效力,晚上又為另一個國家做事的?所以請大王給我一刀,我沒有怨言,只會感到很榮幸。”最后雖然他還是 了,但是卻留下了很好的名聲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人 留名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初出茅廬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揮如意笑談中,直須驚破曹公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。” |
冷若冰霜 | 清 劉鄂《老殘游記續集》第二回:“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,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。” |
不辱使命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壽昌大笑起來,掉頭對著立群說:‘不辱使命!’” |
發綜指示 |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 獸兔者狗也,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 |
誅求無度 | 《舊唐書·于頔傳》:“擅興全師,僭為正樂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 戮不辜,誅求無度,臣故定謚為厲。” |
物腐蟲生 | 宋 蘇軾《范增論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蟲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讒入之。” |
先聲奪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 |
薄暮冥冥 |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己溺己饑 | 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