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焉弗察的成語故事

拼音xí yān fú chá
基本解釋習:習慣;焉:語氣助詞,相當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習慣于某種事物而覺察不到其中的問題。
出處清·梁章鉅《浪跡續談·孫白谷》:“此實傳庭,又或誤以為‘傅庭’,耳食之徒,遂習焉弗察耳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習焉弗察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習焉弗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苦盡甘來 | 元 關漢卿《蝴蝶夢》第四折:“受徹了牢獄災,今日個苦盡甘來。” |
目光短淺 | 周克芹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》第一章:“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后,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論。” |
裾馬襟牛 | 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人不通古今,馬牛而襟裾。”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想望豐采 | 《明史·馮琦傳》:“數陳讜論,中外想望豐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心里有鬼 |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28章:“你這個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劉崇遠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斗唇合舌。” |
陳言務去 |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