澤及枯骨的成語故事

拼音zé jí kū gǔ
基本解釋澤:恩澤;枯骨: 去已久的人。恩澤及于 者。形容給人恩惠極大。
出處《呂氏春秋·孟冬紀·異用》:“文王賢矣,澤及髊骨,又況于人乎!”
澤及枯骨的典故
周文王到野外巡視,見路邊有枯骨,于是叫手下人掩埋。左右人不解,就說誰家的枯骨就該他后人來掩埋。文王說:“有天下者,天下之主;有一國者,一國之主。我固其主矣。”天下諸侯聽說周文王澤及枯骨之事,紛紛表示效忠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澤及枯骨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見風是雨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5回:“他們做都老爺的,聽見風就是雨,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,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。” |
翹尾巴 | 毛澤東《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》:“一萬年也不要驕傲,永遠不要翹尾巴。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嚴刑峻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丙吉傳》:“后遭條獄之詔,吉捍拒大難,不避嚴刑峻法。” |
信及豚魚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魚吉。信及豚魚也。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” |
連編累牘 |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雖終日兀坐車中,不發一語,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。” |
倒懸之危 | 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當今之時,萬乘之國,行仁政,民之悅之,如解倒懸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