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絲燕麥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ù sī yàn mài
基本解釋兔絲:菟絲子。菟絲不是絲,燕麥不是麥。比喻有名無實。
出處《魏書 李崇傳》:“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,而無教授之實,何異兔絲燕麥,南箕北斗哉?”
兔絲燕麥的典故
北魏宣武帝時期,高級學官“國子祭酒”邢邵對于朝廷不重視學術卻花很大人力、財力去修建寺院十分不滿,認為這會誤國誤民,就會同其他學官聯名上書復興太學,說:“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,而無教授之實,何異兔絲燕麥,南箕北斗哉?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兔絲燕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因材施教 | 《論語 為政》子游問孝、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:“子游能養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 |
翹尾巴 | 毛澤東《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》:“一萬年也不要驕傲,永遠不要翹尾巴。”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《宋史·鄧綰傳》:“笑罵從汝,好官須我為之。” |
物盡其用 |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。” |
滿腹經綸 | 明 馮惟敏《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》:“論英雄何必老林泉?滿腹經綸須大展,休負了蒼生之愿。” |
形神不全 |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齊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浪費筆墨 | 老舍《多鼠齋雜談》:“他便也只會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,攻擊別人,且自鳴得意。” |
意氣風發 |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