嫩草怕霜霜怕日的成語故事

拼音nèn cǎo pà shuāng shuāng pà rì
基本解釋比喻你欺侮別人,還會被比你更惡的人欺侮。
出處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29回:“如兩句俗語說的:‘嫩草怕霜霜怕日,惡人還被惡人磨。’”
嫩草怕霜霜怕日的典故
后周末年,趙匡胤的寶馬由鄭恩放養,被團練教頭韓通搶走。韓通霸占劉員外的莊子,手下養了幾百號人,經常干一些敲詐勒索的事情,趙匡胤見了韓通揮棒就打,打得韓通跪地求饒,別人袖手旁觀,幸災樂禍,正是“嫩草怕霜霜怕日,惡人還被惡人磨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嫩草怕霜霜怕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臣既已受命為將,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 |
物阜民安 | 《后漢書·劉陶傳》:“夫欲民殷財阜,要在止役禁奪。”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謝覺哉《關于獨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 |
嚴刑峻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丙吉傳》:“后遭條獄之詔,吉捍拒大難,不避嚴刑峻法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長命富貴 | 《舊唐書 姚崇傳》:“經云:‘求長命得長命,求富貴得富貴。’”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” |
外圓內方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郅惲傳》:“案延資性貪邪,外方內圓,朋黨構奸,罔上害人。” |
楊柳依依 | |
遁世離俗 |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