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刀兩斷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dāo liǎng duàn
基本解釋比喻堅決斷絕一切關系。
出處唐 寒山《詩三百三首》:“男兒大丈夫,一刀兩斷截;人面禽獸心,造作何時歇!”
一刀兩斷的典故
西漢初年,韓信被封為齊王之后,丞相蕭何擔心韓信兵權太大威脅劉家天下,就找樊噲共商計策。樊噲自鳴得意,連夸自己是如何斗敗項羽而保主公劉邦的,面對這淮陰一餓夫且手無縛雞之力的韓信,只須叫一兩個人就可以把他一刀兩斷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刀兩斷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博學多聞 | 《文子 精誠》:“雖博學多聞,不免于亂。” |
直言賈禍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難。” |
窮鄉僻壤 | 宋 曾鞏《敘盜》:“窮鄉僻壤、大川長谷之間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錢,無告糴之所。” |
壽元無量 | 元·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四折:“爇龍涎一炷透蒼穹,祝吾生壽元無量。” |
過而能改 | 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過矣,將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 |
鴻儒碩學 | 《晉書·儒林傳序》:“鴻儒碩學,無乏于時。” |
敢不承命 | 《儀禮·士昏禮》:“吾君子順先典,貺某重禮,某不敢辭,敢不承命。” |
經史百子 | 唐·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子厚少精敏,無不通達……議論證據古今,出入經史百子。” |
法不阿貴 | 韓非《韓非子 有度》:“法不阿貴,強不撓曲。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,勇者弗敢爭,刑過不避大臣,賞善不遺匹夫。” |
背鄉離井 | 見“背井離鄉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