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錦還鄉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jǐn huán xiāng
基本解釋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
出處《南史 劉之遴傳》:“武帝謂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會卿衣錦還鄉,盡榮養之理。’”
衣錦還鄉的典故
吳越武肅王錢謬早年家境貧寒、生活困窘,后來迫于生計始投身軍旅,未想竟由此發跡,終致割據稱王,占有吳越十三州土地,成為一方霸主。顯貴后,他決定效仿漢高祖故事榮歸故里,打算好好在家鄉人面前炫耀一下。于是一面下令將家鄉改命為“衣錦軍”,并在故宅舊園基礎上大修宮殿樓閣,窮極壯麗一時,另一面又召聚親朋故舊、鄰里鄉人整日笙歌燕舞,歡宴不休,甚至于把自己幼時玩耍嬉戲的地方披上錦繡彩緞,表示不忘過去。他同時自鳴得意地令鄉人四處傳唱自己的《還鄉歌》,以歌功頌德,家鄉因此蔚為轟動,熱鬧非凡,人稱當年漢高祖劉邦唱《大風歌》時也不過如此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衣錦還鄉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屈指可數 | 唐 韓愈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:“自期殞命在春序,屈指數日憐嬰孩?!?/td> |
經史子集 | 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:“兩都各聚書四部,以甲乙丙丁為次,列經史子集四庫?!?/td>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?!?/td> |
陳言務去 |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 |
叫化子 |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續集遺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沒衣服,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,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沒有什么不可以的?!?/td>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?!?/td> |
可想而知 | 宋 王楙《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》:“而郊以吟詩廢務,上官差官以攝其職,分其半祿,酸寒之狀,可想而知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?!?/td> |
唯物主義 |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,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?!?/td> |
喔咿儒睨 |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