斧鉞之誅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鉞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誅: 戮, 。用斧、鉞 人的刑罰。泛指 刑。
出處《莊子 至樂》:“莊子之楚,見空髑髏髐然有形,撽以馬捶,因而問之曰:'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?將子有亡國之事、斧鉞之誅而此乎?'”
例子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臺臣復交章劾奏,請加斧鉞之誅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ǔ yuè zhī zhū
注音ㄈㄨˇ ㄩㄝˋ ㄓ ㄓㄨ
繁體斧鉞之誅
感情斧鉞之誅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;泛指 刑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旁敲側擊(意思解釋)
- 草除根(意思解釋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釋)
- 多才多藝(意思解釋)
- 紫陌紅塵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刻骨銘心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振聾發聵(意思解釋)
- 井中視星(意思解釋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釋)
- 好來好去(意思解釋)
- 不言而喻(意思解釋)
- 一如既往(意思解釋)
- 豈有此理(意思解釋)
- 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(意思解釋)
※ 斧鉞之誅的意思解釋、斧鉞之誅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輪扁斫輪 | 輪扁:春秋時齊國有名的的造車工人;斫輪:用刀斧砍木制造車輪。指精湛的技藝。 |
萬眾一心 | 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不折不扣 | 折、扣:原為商業用語;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點不差。 |
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。比喻人 前精神突然興奮。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饑腸轆轆 | 饑腸:饑餓的肚子;轆轆:象聲詞;車輪滾動的聲音。肚子餓得咕咕直響;形容十分饑餓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 亡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永垂不朽 | 朽:磨滅。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;永遠不會磨滅。”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