殫見洽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殫:盡,完全;洽:廣博。該見的都見過了,該聽的都聽過了。形容見多識廣,知識淵博。
出處漢 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元元本本,殫見洽聞,啟發(fā)篇章,校理秘文。”
例子殫見洽聞,非后儒所能及矣。(清 陳澧《東塾讀書記 禮記》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dān jiàn qià wén
注音ㄉㄢ ㄐ一ㄢˋ ㄑ一ㄚˋ ㄨㄣˊ
繁體殫見洽聞
感情殫見洽聞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見多識廣。
近義詞見多識廣
反義詞孤陋寡聞
英語extensiv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嘴里牙多(意思解釋)
- 轍鮒之急(意思解釋)
- 空空蕩蕩(意思解釋)
- 從俗浮沉(意思解釋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釋)
- 門當(dāng)戶對(意思解釋)
- 烏合之眾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(yù)則立,不預(yù)則廢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風(fēng)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釋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釋)
- 西學(xué)東漸(意思解釋)
- 欲速則不達(dá)(意思解釋)
- 牛頭不對馬嘴(意思解釋)
- 勿謂言之不預(yù)(意思解釋)
- 持之以恒(意思解釋)
- 天緣湊合(意思解釋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釋)
※ 殫見洽聞的意思解釋、殫見洽聞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離心離德 | 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統(tǒng)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異;各行其是。 |
音信杳無 | 沒有一點消息。 |
婦人醇酒 | 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(shù)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。” |
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續(xù)的時間長。 |
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 | 比喻重大事件發(fā)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結(jié)黨營私 | 營:謀求。互相組成小集團(tuán);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。” |
年少無知 | 年紀(jì)小,不懂事。 |
流離轉(zhuǎn)徙 | 輾轉(zhuǎn)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倒懸之危 |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(tài)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(lǐng)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進(jìn)道若退 | 謂前進(jìn)之道反若后退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(zhàn)英勇。 |
倒裳索領(lǐng)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(lǐng)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女生外向 | 向:朝著,引申為偏愛。女子成人總要結(jié)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(jī)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(jié)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(jié)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鳳協(xié)鸞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狂風(fēng)暴雨 | 大風(fēng)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紛紅駭綠 | 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(fēng)擺動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(zhǔn)備,臨時慌忙應(yīng)付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(dǎo)引之術(shù)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(shù)。 |
牛衣對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對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