辭不獲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辭謝而未獲允許。
出處《莊子·天地》:“魯君謂葂也曰:‘請受教。’辭不獲命,既已告矣,未知中否。”
例子衛交軍文子問二三子之于賜,天壹而三焉,賜也辭不獲命,以所見者對矣。《孔子家語·弟子行》
基礎信息
拼音cí bù huò mìng
注音ㄘˊ ㄅㄨˋ ㄏㄨㄛˋ ㄇ一ㄥˋ
繁體辭不獲命
感情辭不獲命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辭不獲己
英語One's resignation is declined--not approved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說東道西(意思解釋)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釋)
- 好說歹說(意思解釋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釋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歲寒三友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※ 辭不獲命的意思解釋、辭不獲命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積不相能 | 積:積久而成的;能:親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
怪誕不經 | 怪誕:離奇古怪;不經:不合常理。指言語奇怪荒唐,不合常理。 |
喜笑顏開 | 顏:臉色;開:舒展;開朗。形容心里高興;滿面笑容。 |
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夠。 |
龍飛鳳舞 | 像龍在飛騰;像鳳在歡舞。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;奔放雄偉。舊時迷信;認為是帝王氣象。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。多指草書。 |
夸大其詞 | 詞:言論。語言夸張;超過事實。 |
嚴刑峻法 | 峻:嚴酷。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。 |
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 |
鬼瞰其室 |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。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壯心不已 |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壯志仍不衰減。壯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無所畏懼 | 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