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名遠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
出處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
例子希特勒是一個臭名遠揚的戰爭罪犯。
基礎信息
拼音chòu míng yuǎn yáng
注音ㄔㄡˋ ㄇ一ㄥˊ ㄩㄢˇ 一ㄤˊ
繁體臭名遠揚
感情臭名遠揚是貶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,同臭名昭著。
辨形“揚”,不能寫作“楊”。
辨析臭名遠揚和“臭名昭著”;都含有“名聲很壞”的意思。但臭名遠揚強調壞名聲傳播得遠;“臭名昭著”強調壞名聲誰都知道。
歇后語大糞上海船;高山上滾馬桶
謎語屎殼郎出國
近義詞臭名昭著、聲名狼藉、臭不可當
反義詞名揚四海、馳名中外
英語One's bad reputation is spread abroad
俄語пóльзоваться дурнóй слáвой
法語sa mauvaise réputation se fait entendre très loi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林下風致(意思解釋)
- 論黃數白(意思解釋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師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藥石無效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翼翼飛鸞(意思解釋)
- 廣開言路(意思解釋)
- 為萬安計(意思解釋)
- 雙管齊下(意思解釋)
- 異軍突起(意思解釋)
※ 臭名遠揚的意思解釋、臭名遠揚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老馬識途 | 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 |
鬼怕惡人 |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別的山。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。 |
嚴陣以待 | 嚴:嚴肅整齊;嚴陣:整齊嚴正的陣勢。擺好陣勢等待著。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;等著敵人。 |
趕盡 絕 | 驅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今來古往 | 猶古往今來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閑情逸趣 | 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升官發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寥寥無幾 | 寥:稀少;很少;無幾:沒有幾個。形容非常稀少;沒有幾個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