察言觀行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
出處晉 袁宏《后漢紀 獻帝紀五》:“古者察言觀行,而善惡彰焉。”
例子始既察言觀行,終亦循名責實,自然僥幸濫吹之伍,無所藏其妄庸。《舊唐書·薛登傳》
基礎信息
拼音chá yán guān xíng
注音ㄔㄚˊ 一ㄢˊ ㄍㄨㄢ ㄒ一ㄥˊ
繁體詧言觀行
感情察言觀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觀察人。
近義詞觀言聽行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秋高氣和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魂飛天外(意思解釋)
- 辭喻橫生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 六將(意思解釋)
- 二缶鐘惑(意思解釋)
※ 察言觀行的意思解釋、察言觀行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青天霹靂 | 霹靂:響雷。晴天打響雷。比喻突然發生意外的,令人震驚的事件。 |
萬眾一心 | 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讓人震撼;也讓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靜。 |
鷗鳥不下 | 鷗鳥不愿飛下來。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,加倍防范。 |
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羨慕。 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極重不反 | 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語不驚人 | 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