蹺足而待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踮起腳跟等待。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。語出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大臣內畔,諸將外反,亡可蹻足待也。”
出處語出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大臣內畔,諸將外反,亡可蹻足待也。”
例子我們蹺足而待,即將有捷報傳來
基礎信息
拼音qiāo zú ér dài
注音ㄑ一ㄠ ㄗㄨˊ ㄦˊ ㄉㄞˋ
繁體蹺足而待
感情蹺足而待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預言不久將發生的事。
近義詞翹首以待
英語lift up a foot while wait (will succeed in short tim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逢人只說三分話(意思解釋)
- 兵無常勢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轟轟烈烈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湖海飄零(意思解釋)
- 進退維谷(意思解釋)
- 胡同(意思解釋)
- 生氣勃勃(意思解釋)
※ 蹺足而待的意思解釋、蹺足而待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烽火連年 | 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火或戰爭。指戰火連年不斷。 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幫倒忙 | 指主觀上想幫忙,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。 |
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臨危受命 |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口墜天花 | 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