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不由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。
出處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二回:“公言固是有理,獨不思君命所差,概不由己?”
例子清·姜振名《永慶升平前傳》第三回:“大英雄吃酒,一聽概不由己,氣得三尸神暴跳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ài bù yóu jǐ
注音ㄍㄞˋ ㄅㄨˋ 一ㄡˊ ㄐ一ˇ
繁體槩不由己
感情概不由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能自主。
謎語丫鬟抱床紅綾被
近義詞不由自主、身不由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服低做小(意思解釋)
- 節用裕民(意思解釋)
- 藝高人膽大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不費吹灰之力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福善禍淫(意思解釋)
※ 概不由己的意思解釋、概不由己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弦外之響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當仁不讓 |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 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口墜天花 | 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窮愁潦倒 | 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
憐香惜玉 | 憐、惜:愛護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牛衣對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對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斷子絕孫 | 指沒有子孫后代。多用作詛咒語。 |
古為今用 | 指批判地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;使它為人民服務;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。 |
丹書鐵契 | 丹書:用朱砂寫字;鐵契:用鐵制的憑證。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。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