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學習好像追趕什么,總怕趕不上,趕上了又怕被甩掉。形容學習勤奮,進取心強。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。
出處《論語·秦伯》:“子日:‘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。’”
例子秋間又過太湖,游石公、飄渺諸峰……明年將為天臺、雁蕩之行。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。(清 袁枚《小倉山房尺牘》第一百0六首。)
基礎信息
拼音xué rú bù jí,yóu kǒng shī zhī
注音ㄒㄩㄝˊ ㄖㄨˊ ㄅㄨˋ ㄐ一ˊ,一ㄡˊ ㄎㄨㄥˇ ㄕ ㄓ
繁體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
感情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分句;指人的迫切心情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阿諛奉承(意思解釋)
- 條條大路通羅馬(意思解釋)
- 不敢茍同(意思解釋)
- 夸大其詞(意思解釋)
- 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謙受益,滿招損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 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生 有命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- 老牛舐犢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釋)
- 打開天窗說亮話(意思解釋)
- 神經過敏(意思解釋)
-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(意思解釋)
- 足履實地(意思解釋)
※ 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的意思解釋、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安身之處 |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 |
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撥云見日 |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。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團消除,心里頓時明白。 |
食不充口 | 見“食不餬口”。 |
響答影隨 | 如應聲和答、形影相隨。比喻兩者緊密相連。 |
望風撲影 |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。 |
青山綠水 | 泛稱美好山河。 |
褒善貶惡 |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;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。指分清善惡,提出公正的評價。 |
自強不息 | 自覺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視微知著 | 看到細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。 |
萬里長城 |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 亡。 |
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