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常習故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按照老規矩和老辦法辦事。
出處宋·蘇軾《伊尹論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習故,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。”
例子而舊有的文學則蹈常習故,始終不脫古人的窠臼。郭紹虞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二
基礎信息
拼音dǎo cháng xí gù
注音ㄉㄠˇ ㄔㄤˊ ㄒ一ˊ ㄍㄨˋ
繁體蹈常習故
感情蹈常習故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守舊。
近義詞蹈故習常、蹈常襲故
英語move in a groov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大公無私(意思解釋)
- 謹小慎微(意思解釋)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釋)
- 放牛歸馬(意思解釋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釋)
- 戒驕戒躁(意思解釋)
- 惡衣惡食(意思解釋)
- 揮霍無度(意思解釋)
- 如法炮制(意思解釋)
-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※ 蹈常習故的意思解釋、蹈常習故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絕長續短 | 絕:截斷。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 |
春風化雨 | 化雨:適時的雨。像用和暖的春風吹拂人;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。 |
落葉歸根 | 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。 |
一軌同風 | 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機;劫:搶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。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門當戶對 |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 |
窮鄉僻壤 |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顧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之 靡二 | 同“之 靡它”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誓。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定國安邦 | 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固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取之不盡 | 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