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世厲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使民俗敦厚,世風振興。
出處宋 蘇軾《御試制科策》:“欲興利除害,則無其人,欲敦世厲俗,則無其具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ūn shì lì sú
注音ㄉㄨㄣ ㄕˋ ㄌ一ˋ ㄙㄨˊ
繁體敦丗厲俗
感情敦世厲俗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敦風厲俗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經史子集(意思解釋)
- 離世遁上(意思解釋)
- 月明千里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能移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釋)
- 說來話長(意思解釋)
- 貌合神離(意思解釋)
- 息跡靜處(意思解釋)
- 踵武相接(意思解釋)
- 及時雨(意思解釋)
※ 敦世厲俗的意思解釋、敦世厲俗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長噓短氣 | 長聲、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。 |
安適如常 |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。 |
落落大方 | 落落:坦率開朗;舉止瀟灑自然。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;不拘謹。 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 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勢在必行 | 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池魚之殃 |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。 |
音容如在 |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。形容對 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 |
神魂顛倒 | 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顛三倒四;失去常態。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態。 |